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膜材料在水處置行業將得到爆發
因此,發展高效節能的水處置膜材料,已經變成一項迫切的任務。開發高質量水污染治理產品,已成為資本市場追逐一大趨勢。本文對膜材料在國水處置行業應用進行分析。
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十分迅速,產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國環保產業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6.9%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或將持續保持20-30%年高速增長,環保行業己進入一個可預期的快速增長周期。
國環保產業的增長速度遠遠逾越國民經濟和工業行業的增長速度, 純水設備尤其是國水處置行業規模不時增長,水處置膜行業未來也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時期。
政策監管趨嚴為膜資料產業發展提供機遇
新環保法明確了法律追究主體、法律制裁方式。
2018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維護法》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對環境維護監督管理職責,完善了生態維護紅線等環境維護基本制度,強化了企業污染防治責任,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環境法規的實施中,對違法的單位或個人,根據其違法行為的性質、危害后果和主觀因素的不同、要追究法律責任,分別給予刑事、行政、民事三種不同的法律制裁。
法律條文也從原來的47條增加到70條,增強了法律的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被稱為“史上最嚴”環境維護法。
環保督查力度不時強化。2017年“12369環保舉報管理平臺接到舉報電話618856件,處置618583件,辦結率99.9%2017年河北省第三批、四批督查進駐期間,問責干部1.8萬人。環保督察不時加強背景下,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也從主動治污向主動治污、防污轉變。
針對工業廢水不達標問題,尤其是工業園區工業廢水治理不達標問題,環保部在2016年12月印發《關于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通知》2017年9月環境維護部印發《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任務推進方案》均聚焦并加大了工業污水治理力度,逐漸完善健全工業污染治理體系中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同時對工業污染治理形成倒逼態勢(表1
政策趨嚴催生水處置膜資料行業發展。中國已出臺10多項工業廢水處置行業相關規范、3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國家環境規范、2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環境規范用于規范指標行業發展。
2015年《中國膜行業“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提出功能膜產值在十二五”基礎上實現翻番,微濾膜和超濾膜質量技術指標實現新突破,國內市場占比達到60%~80%
水處置膜產業現狀
近年來水處置膜資料市場發展迅速.據2018年發布的膜與水處置行業發展研究演講(2018數據顯示,2015-2017期間,水處置膜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8%2017年中國水處置膜行業市場規模為710億元,同比增長18.3%預計到2018年中國水處置膜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52億元。
國水處置膜技術與國際發達經濟體之間存在很大差距。高端膜資料基本被國際巨頭,陶氏化學、日東電工、日本東麗、韓國熊津、GE科氏等國外知名企業牢牢占據,高端市場占比達90%之多。
國企業主要占據市場還是低端膜材料市場。以反滲透膜為例:反滲透膜市場上的7家生產企業,外資系品牌企業高達6家,外資系品牌在滲透膜市場占據壟斷地位,市場占有率超越90%
水處置膜主要應用在三個領域:市政污水處置、工業污水深度處置、海水淡化脫鹽。
其中市政污水處置市場主要應用為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主要有微濾膜(MF和超濾膜(UF膜孔徑在0.02-0.4μm之間,膜材料以PVDF為主,膜構型主要采用中空纖維膜或平板膜。
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我國萬噸級以上的MBR市政污水處置廠200多座。根據工業污水深度處置工藝,針對不同的污水類型,經常將生化工藝與膜分離過程耦合, 純水設備以達到提高微生物活性,改善出水水質的目的
同時深度處置回用系統采用雙膜法工藝,雙膜法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自動化水平高、操作簡便,無需投加大量化學藥品。
海水淡化脫鹽領域主要應用膜為反滲透膜(RO孔徑范圍在0.1-1nm之間,膜資料以醋酸纖維素、聚酰胺等為主。隨著膜資料利息及工藝改進,反滲透海水淡化水成本已由8元/m3下降至平均5元/m3反滲透膜供應商包括陶氏化學、西門子、東麗、海德能、津膜科技等。
膜資料技術發展取得不時突破。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既可用于給水處置也可用于廢水處理,某些特殊行業的水處置中也有涉足,且其應用規模在不時擴大。
目前,膜法水處置應用方面領先的國家有美國、日本、德國等。中國膜產業也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期,膜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微濾、超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海水淡化、給水處置、污水處置與回用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
MBR領域,國應用研隨著近幾年研發投入加大及擴大與國際企業實行戰略合作力度,國內膜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MBR領域,國內已經形成一批具有初步實力的企業。如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公司等。
自主研發背景下涌現出一些膜資料技術領先者,中南大學研發的具有pH響應可切換濕潤性油水分離膜能夠通過調節pH改變對油/水的選擇透過性,達到不同條件下分離不同類型油水混合物的目的
分離效果好(油水分離率99%以上)分離通量大(對四氯化碳/水混合物的分離通量達到11000Lm-2h-1并且抗污染、重復使用性能好(重復25次分離性能基本不變,7天內性能幾乎無衰減)易再生。
自主設計了具有工業處置規模的連續化膜分離油水分離器,通過搭載自主研發的pH響應可切換潤濕性油水分離膜,能夠應用于工業級的油水分離處置。
國水處置膜資料技術行業發展趨勢
膜資料市場將繼續堅持高速度增長。預計2018-2020年中國水處置膜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為20%2018年中國水處置膜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52億元,2020年將達到1227億元。國水處置膜資料市場應用也將呈現下沉化趨勢發展,將由單一發達鄉村為主,向三四線鄉村及城鎮農村。
膜技術發展將不時取得突破。膜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一部分,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膜產業迅速崛起。
但我國水處置膜技術發展歷程短,高端膜材料、及其元件及組件方面與發達國家在技術上存在很大差距,許多理論上和技術上的研究還有較大提高空間。
抓住發達國家膜技術向我國轉移力度加大機遇, 純水設備縮小與國際領先企業間差距。科技創新領域,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新資料方面表示得尤其突出,膜資料技術恰恰就是新資料領域一個細分領域。因此,如何縮小與他之間的研發及技術差距,已成為一個嚴峻而迫切的任務。
但近年來歐美日韓等發達經濟體國家,面對中國如此龐大的水污染處置市場紛紛拋出橄欖枝。從初級階段設備廠商的身份轉變成通過并購、合資或者成立獨資子公司,國內外業采取多樣化戰略合作的方式參與到中國水處理市場。
如日本久保田牽手安徽國禎環保,成立久保田國禎環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并引進久保田膜設備的生產技術,專門從事MBR設備生產、研發、銷售及污水工程總承包。
日本東麗株式會社聯合中國藍星集團,共同投資組建藍星東麗膜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東麗先進的從制末到卷膜的全套自動化生產線,中國建立反滲透全套產品生產基地;同方股份與日本NOK株式會社成立合資公司,來提高同方水處置產品品質。
結語
隨著我國環保產業規模不時擴大,環保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高端膜資料技術仍然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但隨著近年來連續不時的政策支持和企業自主研發投入加大,國內膜技術也進展迅速,同時膜技術應用也從發達鄉村下沉到城鎮農村地區,膜資料應用市場不時擴大,也為膜材料研發、生產企業提供了較好的歷史機遇,并獲得高額市場收益,進一步促進了膜技術產業循環良性發展。同時,也為百姓發明一片碧水青山提供完善的科學技術支持。
- 上一篇:政策強力推動,海水淡化行業邁入快速發展期 2019/7/11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