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處理設備解讀:化工園區“十三五”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方向
化工園區“十三五”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方向,就是2020年布局更加合理,集約發展、平安發展、綠色發展顯著增強,形成10個左右年產值逾千億元的世界級化工園區。
對園區來說,當前首要解決的布局和規劃。目前我國化工園區的分布仍然存在過多、過散等歷史遺留問題,且區域發展有一定隨機性。以環渤海地區為例,區域內十幾個大型鄉村幾乎全都提出建設世界級化工園區的想法,規劃撞車。十三五”時期,化工行業首先將從調整入手,根據各地產業基礎、環境容量、地理優勢等因素綜合考慮給出方案。國家將在整體布局上作調整,相應的各省級政府要在審批方面予以控制和把關。為防止出現散亂不科學的布局,造成資源浪費和無序競爭,園區發展最少也應做到省級層面的控制。
從園區自身層面來看,眼下正處于政府鼓勵、企業支持的大好發展機遇中,規劃的臨時性和繼續性也至關重要。園區規劃應當一張藍圖畫到底。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項目招商,都應服務于長期目標,尤其不能在項目建設時盲目跟風,沒有統一的主題,一旦市場出現下滑,就失去了支撐點。園區應以產業鏈為主線,明確發展脈絡,以優勢產業為核心,補充和延伸上下游。
對于打造世界級石化基地的發展目標時,未來要逐漸建立分級分層的管理模式,以不同評價指標,將園區按鼓勵發展類、可改造類和限制類區分開來,對優秀者給予更多鼓勵政策,對落后者引入淘汰機制,留精華去糟粕,迭換出整體水平更高的局面。
隨同著環保、平安政策方面的收緊和責任關懷理念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園區已不再單純地以規模來衡量自己,而是把自身平安環保措施、責任關懷體制等相關政策放在重要位置。
概念雖然已經普及,但政策落實不到位、實施過程不細化的情況仍然是制約化工園區發展的大問題。上海水處理設備十三五”期間的另一大任務,就是加緊落實已有的政策法規,執行好崗位責任制度。首先,平安工作仍然是園區發展的重中之重。園區在平安監管、消防設施、人員培訓和應急預案等方面必需細化,不但要有政策、有制度,更需要有執行、有效果,兼顧前端實質平安和后端應急措施,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將風險和損失降到最低。其次,環保方面,園區應該承擔起“三廢”統一配置處置的責任,提高廢物再利用效率,監督園內企業達標排放,真正促進化工行業環保水平整體提升。再次,責任關懷方面,化工企業與民眾之間的交流不只限于科學知識的普及,還應該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園區和企業要共同探討與周圍百姓互惠互利的創新方式,共享發展效益,真正取得民眾信任。
任何一個世界領先的化工園區,其基礎設施建設都具有高品質和前瞻性的特點,這是決定園區未來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不管是管道鋪設,還是水、電、氣等公用工程,國內園區配套都應做到統一和規范,更要遵循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提前鋪設智能之路。
危化品企業的搬遷促使化工園區與企業雙方的轉型升級。為銜接更多更優秀的危化品企業入園,進而打造出標桿型石化基地,化工園區在規劃布局和執行落實方面不時完善和提升。危化品企業搬遷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資金保證、人員安頓、技術裝備、土壤修復等諸多難題,頭緒多且雜亂,必需耐心一步步地去推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對多數企業來說,搬遷資金仍是最主要的問題。目前國家已經提供了一局部財政支持,久遠來看,建議引入產業基金等形式的社會資金,協助企業過渡。搬遷后的人員安排也是一大壓力,特別是涉及到異地搬遷時,需要資金補貼、平臺吸引、企業文化等多種方式協調解決。搬遷后,企業勢必在技術和裝備上有所更新,除了利息問題外,企業還要提前規劃和調研,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定位清晰,想法明確,并有人才方面的準備。
此外,還有企業搬遷之后的土壤修復問題,目前國內還沒有完善的體制來解決。國外有些做法可以借鑒參考,比如某些國家規定,化工企業遷入時要取土壤樣本檢測封存,以后企業遷走,要負責將該片土地的各項指標恢復至之前的樣本水平。危化品搬遷需要政府、園區、企業等多方協調,共同努力,才干實現規劃中的目標。
十三五”化工園區發展方向
一、綠色化發展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邁出由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向強國轉變步伐的重要時期。中國化工園區可繼續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上海水處理設備存在布局不盡合理、產業雷同突出、產業無序競爭、健康平安環保壓力大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一些中小化工園區產業層次不高,平安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周邊環境污染嚴重。
十三五”時期,化工園區綠色發展的目標是2020年,75%國家級園區和50%省級園區實現循環化改造,園區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率、水循環利用率顯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實現“零排放”省級以上園區的土地投資強度不低于每平方公里20億元,重點化工園區全面許諾踐行責任關懷。
二、信息化發展
化工園區的智慧化升級是行業發展的肯定趨勢,化工行業“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全面提升化工園區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水平。目前國內大部分化工園區的管理方式還比較粗放,智能化水平偏低,環境和安全依然是困擾園區發展的主要因素,而曾經發生的危化品重大事故,給化工園區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信息化正是解決這些問題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把化工園區真正打造成為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的平臺,十三五”時期化工園區規范建設的重要內容。
三、分類化發展
從幼稚度來看,化工園區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完全幼稚的園區。這些園區目前已經發展得非常好了具備成為世界級石化基地的條件,或已經向這個目標邁進。因此,園區需要引進真正符合產業鏈要求的企業,以及真正具有世界高新技術水平、能真正補充完善和提高園區整體水平的企業。從久遠發展趨勢看,這類園區還將逐步調整,即不符合園區未來發展方向的企業將被調整出來。
第二類園區是邁向幼稚的發展中園區。這類園區已經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但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產業鏈;已經不再大規模招商引資,開始有了選擇意識和意愿,但需要向形成產業鏈的方向發展。對于這些園區而言,今后主要任務是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向更好的園區靠攏,提高自身水平。
第三類園區是尚處在大量招商引資過程中的園區。這類園區擁有相對較多的存量土地,但核心龍頭項目不是很多,對項目的依存度大,尚處于招商引資的初級階段。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一篇:杭州純水設備解讀:污泥干化處置技術中采用最多的干化技術 2019/12/18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