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5年,會有大量的行業和產業涌入到黑臭水體治理領域
城鎮黑臭水體治理在未來環保產業中將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當前水環境治理正處于大變革時代,其中的一局部來自于技術的驅動,其核心又是水處置設備自身的革新,而黑臭水體治理正是重要的革新動力之一。
為落實水清岸綠決策部署,作為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重要環節,推進城鎮黑臭水體治理與飲用水水源維護成為重點。一些地區明確提出城鎮黑臭水體治理目標,并將采取多種組合措施加速推進。年初,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多個地區近日陸續召開2018年環保工作會議,圍繞外地實施天藍、水綠、地凈生態戰略做出全面安排,其中,推進城鎮黑臭水體治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維護成為各地今年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水處理設備。
對于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水環境治理,北京市今年將全力打好碧水攻堅戰,全面完成非建成區超過80條段黑臭水體治理,并同時圍繞污水收集、雨污合流、再生水廠工程多維度提升京城治水品質。江蘇同樣提出了具體的治水標的截至2020年,全省重點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將超過80.87%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高于97.81%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實驗室純水設備。
浙江方面,完成國家下達的水環境質量改善與水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的同時,力爭地表水省控斷面水質繼續改善,Ⅴ類水質斷面減少6個。圍繞這個目標,包括水生態環境、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加強城鎮污染治理、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加強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節約維護水資源、嚴格執法監管和全面深化“河長制”等八大板塊被涵蓋其中。此外,設區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基本達標也將成為浙江治水的重要對象 水處理設備。
給城鎮水體“摘帽”除財政扶持外,更重要的能夠調動公眾和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這需要適宜的盈利模式,讓投資者在水環境治理市場經濟中得到回報。要統籌推動兼顧工業制造、生活用水、水生態系統“三位一體”利用流域生態彌補機制、水權交易、PPP模式等新業態,作為發展水環境治理產業的重要參考,以推進生態修復、固體廢棄物處置、水質監測等板塊深度融合工業純水設備。
當前,國水環境治理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城鎮黑臭水體治理也要堅持精細、高效態勢,加快推進水體修復由產能規模導向轉向提質增效導向。有專家指出,重點要發展黑臭水體新產業和新業態,包括發展點源防控、水體治理、項目運維等三大產業。與此同時,聚焦治水問題一定要聚焦治水主體,包括各類企業,使得治水主體實現和市場的對接,讓政府、公眾、企業在治水過程中均有獲得感。
近一段時間里,黑臭水體治理正經歷精準化、效果化、數字化三個階段,目前從水環境治理整體產業鏈來看,不同企業、不同項目所面臨的階段還存在差別。具體到黑臭水體治理,其將主要從預先性防控、水體修復、生態系統修復和運維四個方面為產業賦能。
過去“拼速度”激進治理模式,完全靠規模化人工解決治理效率問題,隨著環保新常態的來,企業的認知也要隨時代而變。對黑臭水體治理行業來說,選擇路徑已發生了變化,過去是治理水體就行,而今天取而代之的則是通過流域綜合服務,并以此發揮出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 上一篇: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更加明確了“大部制”改革的方向 2018/4/15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