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實驗室純水設備解讀:地級市環保平臺的設立模式研究
【上海水處理設備網m.esdzu.com】眾所周知,環保行業的主力企業是央國企。97家央企中,有超過半數的央企進入了環保行業且收獲頗豐。省級環保平臺在近年來也成為了行業的主力之一,隨著2023年安徽環境的揭牌,除去西藏、新疆等極少局部省份(含自治區、直轄市)以外,絕大部分省份都成立了省級環保平臺。
近年來,各地級市也開始仿效省級平臺設立方式,不時設立地方環保平臺,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這些地級市環保平臺企業發展現狀如何?面臨哪些罕見問題?未來又會如何發展?和君咨詢生態環保事業部為此展開了研究,探尋其中的答案。
首先,對地級市環保平臺給予一個明確的定義,即地級市環保平臺指在其所屬地級市支持下成立的環保平臺公司,以環境投資、建設、運營等為核心主業,且業務領域主要為對污水、垃圾、大氣污染等典型污染物的治理。 上海實驗室純水設備
從地級市環保平臺的設立情況來看,由于龐大的地級市數量,目前很難獲得完整的數據,但從調研資料來看,全國約300個地級市,預計成立了專屬環保平臺的缺乏20%典型的例如各個省會鄉村,僅有廣州、成都、鄭州、武漢、福州、杭州、沈陽等成立了相應的環保平臺(呼和浩特環投由央企控股)其他大量省會鄉村沒有對應的環保平臺。
這里需要注意的全國絕大多數地級市都擁有水務平臺,而絕大多數水務平臺都實現了供排一體化,即擁有污水處置業務。這些水務公司可以視為廣義的環保平臺,后續分析的時候會對典型鄉村水務和環保平臺進行簡單的掃描,但從各地級市對環保的認知以及成立目的來看,絕大多數水務平臺僅僅是保守的水司,因此暫時不納入地級市環保平臺的研究(發展過程中演變出多業態成為實質性環保平臺的除外)
01
地級市環保平臺的設立模式研究
從各地級市環保平臺設立的模式來看,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設立模式:
1資產重組型,指利用地級市已有的水務、垃圾處置、工程等生態環保相關資產,重組形成新的生態環保平臺企業。這種方式形成的環保企業起步快,資產相對雄厚,設立初始即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大部分地級市設立環保平臺的首選模式。例如2020年9月,武漢市政府整合原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武漢碧水集團、武漢環境投資開發集團,成立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大力度的整合使得武漢生態成立伊始便擁有上千億資產,破百億營收。
但資產重組型的缺點也同樣明顯。由于多資產重組過程復雜,重組過程中涉及歷史問題較多,例如劣質資產的處置問題、人員冗余問題等等,導致資產重組型往往具備大資產規模,但卻很難有相應的質量,反而在發展的道路上包袱重重。同時,資產既可一次重組形成環保平臺,那么二次重組的可能性則一樣時刻存在例如武漢生態在2020年完成一次重組高調亮相不久,2022年12月,武漢生態與武漢交投再次重組成為武漢鄉村發展集團,原有業務板塊、下屬公司不得不短時間內經歷第二次調整。
2翻牌增長型,指在原有某重點企業的基礎上改名/新設成立地級市環保平臺,隨后給予更多的支持,協助企業不時做大。這種方式相對穩妥,成立的地級市環保平臺主業突出,隊伍相對穩定,發展脈絡也較為清晰。這種方式選擇的基礎產業,通常都是所屬地級市擁有較長經營周期的污水、生活垃圾焚燒、危廢等產業,以確保設立地級市環保平臺后,平臺公司現金流穩定。例如深圳市環保科技集團(簡稱“深投環保”或“深圳環保”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其前身是專業的工業危廢處理站(深圳市危險廢物處置站)深圳市環境維護局下屬的事業單位。2014年深投環保劃歸為深投控,2017年改名為深圳市深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更名為深圳市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完成股改。隨同改制、改名等一系列操作的面前,深圳環保從一個危廢處置站逐步演變成為具備資源回收利用、危險廢棄物處置、檢測檢驗、環評咨詢等多業態綜合性的環保企業。
但翻牌增長型的缺點同樣明顯,由于過去單一產業(或原有企業)歷史積累對于后續增長極為重要,而歷史上環保資產普遍規模體量一般,因此翻牌容易但是增長很難,需要耗費企業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例如深圳環保歷經多年發展,位居一線鄉村,但營收規模僅僅破10億,與同為平臺的深圳水務超過110億的規模相比,僅為零頭。
3新設發展型,指地級市政府基本完全新設一個平臺公司,用于解決環保問題。這種模式相對少見,且通常在新設完成后,同樣會將地方環保資產注入以協助平臺公司快速發展。發展路徑上,與資產重組型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區別在于,由于平臺新設,其后續資產納入過程中選擇余地更大,通常青睞于優質資產,因此包袱較輕,更有利于未來的資本運作。例如常州市下屬新蘇環保,于2017年9月新設成立,同時新設子公司若干,以全新面貌呈現,隨后將常州市優質的污水處置資產民生環保納入旗下,并逐步并購了上海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雪浪環境,參股光大新蘇,業務涉及產業投資、智匯環境、科技裝備三大領域,成為行業內影響力重大的環保企業。
新設模式往往隨同新班子、新思路、新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較高,對于后續如何利用平臺實現快速發展要求的能力較高。新平臺在發展路線上,資本運作(并購重組)往往是大家看重的捷徑,但由于新平臺的能力發育需要時間,因此并購后的融合、增長,新平臺面臨的大難題。 上海實驗室純水設備
以上三種模式,基本包括了絕大多數地級市(包括下屬縣區級平臺)設立的模式。三種模式之間各有優劣,各個不同的地級市面臨不同的情況,包括環保壓力、資產特性等等,建議地級市在設立環保平臺時仔細分析,考慮設立的必要性以及模式。
也注意到各地級市環保平臺成立的主體級別也各有不同。有的屬于當地國資委直接持股管轄,例如成都環境由成都市國資委直接控股,四川省財政廳持股10%有的屬于當地專業投資平臺(例如國有資本投資或運營平臺)例如新蘇環保由常高新100%控股。有的屬于城投城建等保守融資平臺,例如杭州環境屬于杭州城投100%間接控股。
02
地級市環保平臺的發展情況研究
依據主要地級市環保平臺的發展規模情況,把地級市環保平臺企業劃分為四檔。以2022年的營收、凈利潤和業務結構為基準,典型的地級市環保平臺發展情況可以參考下圖:
圖片
從發展規模的角度來看,第一梯隊規模已經突破百億,典型企業是成都環境。成都環境2022年營收接近110億,凈利潤接近15億,業績在整個生態環保行業中都屬于頭部位置。武漢生態盡管規模突破了200億,但是絕大多數營收來自于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真正的生態環保業務占比,絕對值雖然有36億,但占據武漢生態的營收比例約僅為17%從業務形態來看,第一梯隊的業務結構通常由水務(含供水及污水)固廢處理、工程等板塊構成,與整體環保領域內頭部企業業務幅員基本類似。從發展區域來看,成都環境早已突破轄區屬性,向周邊省份大量輸出。此外,成都環境旗下還擁有興蓉環境作為上市平臺,資本運作方面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第二梯隊規模在50億到百億之間,典型企業包括中原環保、廣州環投等企業。其中中原環保作為鄭州市生態環保平臺已經完成了上市,業務結構中除污水等保守環保業務以外,還拓展了供熱等節能板塊。值得注意的近年來中原環保業績大漲的核心來源源自于PPP項目,且基本為屬地項目,這標明中原環保為外地整體環境治理的大量投入。但這些項目普遍可經營性較差,未來政府還款壓力大,作為投資平臺,將來中原環保的應收款壓力將同樣較大。
第二梯隊另一個典型代表企業是廣州環投,廣州環投除去罕見污水處置業務以外,有兩大業務值得關注:一是垃圾處置業務,廣州環投通過環衛、垃圾填埋、垃圾焚燒等業務板塊,實現了生活垃圾處置從清掃清運到處置的完整業務鏈;二是廣州環投還拓展了裝備制造業務,包括焚燒爐、環衛車輛、厭氧發酵設備等,實現了對環保主業的有力支撐。
第三梯隊規模在2050億之間,典型的代表企業包括青島水務、福州水務、中山公用、新蘇環保等。第三梯隊的企業發展規模雖然接近,但是盈利水平差別較大。中山公用作為中山市平臺,受益于地區經濟較為發達且早年投資了廣發證券,因此凈利潤高達10億以上且非常穩定。福州水務凈利潤率雖然僅有5.2%但凈利潤也接近2億。而青島水務和新蘇環保則處于虧損狀態,青島水務微虧,新蘇環保則受到旗下上市公司雪浪環境虧損拖累,整體虧損額高達3.3億。
從業務結構上來看,第三梯隊業務結構更加多元一些,例如青島水務包括供水、工程、污水、海淡、固廢處置等多業務板塊,新蘇環保除去罕見地方平臺的水務、危廢等投資模式業務以外,還有設備銷售業務。
第四梯隊規模在20億以下,典型的代表企業包括深圳環保、無錫環保、杭州環境、攀枝花環境等。絕大多數地級市環保平臺都屬于第四梯隊。深圳環保盡管處于經濟最發達的鄉村之一深圳,但由于深圳的環保市場化水平很高且同級別平臺深圳水務獲得了深圳市絕大部分水務(包括污水)資產,垃圾焚燒等大體量業務則歸屬于深能環保,因此深圳環保規模體量較小。無錫環保盡管位于中國的環保之都,但當地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分走了整體市場大量訂單后,體量也僅僅突破了10億大關。第四梯隊企業規模雖然較小,但絕大多數企業都保持了基本的盈利性,虧損企業較少。 上海純水設備
從業務結構上來看,第四梯隊由于企業眾多,業務結構更為復雜。除去慣例水固氣投資以及工程業務以外,局部企業擁有能源業務,環評、檢驗檢測等行業輔助價值鏈業務也是第四梯隊企業罕見的業務形態。
03
對地級市環保平臺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1對地級市而言,否需要設立環保平臺?以及如何設立環保平臺?
認為,地級市是否需要設立環保平臺取決于以下幾個條件:
1否有足夠龐大的內部市場能夠支撐環保平臺的發展?
2否有合適的資產能夠實現環保平臺企業的快速整合?
3成立環保平臺是否有利于解決當地環保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
4當地人才,包括管理及技術兩條線的人才,否能夠支撐環保平臺的發展?
其中,前兩條可以視為環保平臺設立的存量基礎條件;第三條則意味著我需要考慮,環保平臺設立以后能否解決所在地市的困難問題,否則就是地道的資產整合,并不能帶來增量,意義不大;最后一條則是考驗地方是否有能力把環保平臺做好,有沒有相應的支撐。
如何設立環保平臺?前文我已經談到已有的各種模式。具體設立模式的選擇,也需要結合外地實際情況來抉擇。通常情況下,如果已有水務等相關平臺且經營良好,那么選擇以某現成優質平臺為核心整合其他資源成立環保平臺是較好選擇。如果現有平臺資產資質并不優良,那么新設一個平臺,對原有資產進行分割、剝離等操作后再并入可能是更好選擇,以減輕負擔。多資產整合往往是后選,因為涉及范圍大、資產多、主體多的情況下,往往需要花費平臺公司較大精力解決歷史問題。
2地級市環保平臺如何獲得更好的發展?
首先,地級市環保平臺的發展離不開所屬地市的基本資源支持,這就意味著,外地的經濟體量、結構以及人口等重要因素已經決定了對應環保平臺的基本盤,所以外地政府對于地級市環保平臺的支持力度是環保平臺獲得良好發展的基礎。由于我國政府的權力結構構成基本單元在區縣,因此地市級平臺向所屬區縣滲透同樣具有一定的阻礙。深耕外地作為地市級環保平臺的核心戰略之一,地級市在向下整合方面給予的支持力度就十分重要。
其次,建議地級市環保平臺要選擇與所處環境以及自身資源能力匹配的細分領域,形成良好的業務結構。通常來說,由政府付費且帶有特許經營模式的業務,例如生活垃圾處置、污水處置、餐廚、污泥等項目相對友好,而工業環保,例如工業水、工業固危廢等市場化水平較高的業務,地方環保平臺介入難度通常較高。但如果所處地級市工業發達,園區管理水平高,環保壓力大,那么作為地方平臺向工業園區等輸出整體解決方案,打造無廢園區、環境友好型園區等等則也是不錯的業務選擇。根據當地情況,準確定位自己,選擇合適的業務領域,形成自身發展模式,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環境改善提供協助,這對于地級市環保平臺來說非常重要。
再次,對外拓展方面,也建議地級市環保平臺需要根據自身業務和資源能力謹慎選擇。自身資源能力缺乏、核心競爭力不強的情況下,建議地級市環保平臺優先考慮外地深耕策略,向下實現從區縣到地級市的全覆蓋,并盡快完成自身業務模式、競爭能力的探索。當自身具備一定競爭能力以后,可以考慮向外擴張,優選周邊地級市,隨著規模擴大可以考慮以省為單位向外不斷拓展。
最后,資源整合能力、管理能力等軟實力是地級市環保平臺發展需要關注的核心事項之一。由于地級市環保平臺在人才、管理等方面天然受到地域約束,因此在業務拓展和經營過程中,建議多多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整合業內的各類優質資源,例如工程、數字化、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公司,以及通過與行業領先企業合資合作等模式,快速突破,少走彎路。
3地級市環保平臺能否上市?要不要上市?
注意到不少地級市環保平臺旗下已經擁有上市平臺,例如成都環境旗下的興蓉環境、新蘇環保旗下的雪浪環境、福州水務旗下的海峽環保等等,或者其本身就是上市公司,例如中山公用、中原環保等等。因此,地級市環保平臺,或者旗下優質資產上市,屬于發展趨勢之一。 上海純水設備
地級市環保平臺上市以后,不只僅打開了資本通道,更重要的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對于業務拓展具有良好的協助。例如成都環境、新蘇環保、中山公用等幾乎所有擁有上市平臺的企業,都實現了區域的快速擴張和業務的快速發展,業務結構也借助資本力量出現多樣化。
同時,上市的過程也有助于地級市環保平臺規范自身的治理結構、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軟實力打造。
圖片
當然,上市以后,地級市環保平臺一樣會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例如小股東對業績和增長的關注、市值的動搖、監管的嚴格性等等。但總體而言,上市利大于弊,認為具備條件的地級市環保平臺應該盡快布局,完成上市。
- 上一篇:上海純水設備解讀:人工智能技術在四大智慧水利場景下的應用現狀 2024/3/18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